中新网北京1月20日电(记者 李金磊) 2016年中国经济数据今日出炉,GDP同比增长6.7%,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纵观这一份年度“成绩单”,看点颇多:经济增速年底实现“翘尾”,重回世界第一;GDP总量突破70万亿大关;就业目标超额完成;物价涨幅处于预期之内,等等。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GDP总量突破70万亿元大关
在经济总量方面,中国经济也取得新突破,再上一个新台阶,迈过了70万亿元大关。
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744127亿元。据此计算,2016年中国GDP总量比2015年(676708亿元)增加了约6.7万亿元。
“2016年初市场震荡比较大,民间投资增速等一些经济指标也大幅下滑,面临着不少严峻挑战。”赵锡军说,在此情况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措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去产能取得成效,生产状况得以改善,中国经济实现稳中向好。
在赵锡军看来,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未来经济进一步实现质变夯实了基础。在经济总量的增长同时,经济结构性改革也会同步推进,伴随产业升级换代走向中高端,价值创造能力也会增强。届时,经济增长将不仅表现在规模和速度上,更表现在质量和素质上,这样人均指标上也会不断提高。
资料图。 张斌 摄
就业形势稳定 目标超额完成
就业是民生之本。数据显示,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60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1428万人。
根据官方近期公开的数据,2016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已经超过1300万,超额完成了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
赵锡军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就业形势还能保持稳定,这得益于政府采取的一系列促就业措施,大力鼓励创新创业,互联网等新业态不断出现,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可以看到,中国的劳动力正从传统领域转向新兴领域,就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新的劳动力更倾向于去新技术行业就业,传统制造业等领域吸引力在减弱。”赵锡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