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3日电 (记者 王恩博)郭树清今年2月底上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仅有月余,一场“监管风暴”便已呼啸而来。
在4月7日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发出信号,2017年将是中国银行业“强监管年、强问责年”。其后数天,官方密集发文,涉及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防风险、补短板等多个方面,直指市场乱象和监管漏洞。
资料图:山西太原,民众经过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10日,银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银行业“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也随之公开。这两份文件对房地产等十大类风险提出具体防控要求,并要求银行自查上述“三套利”行为。
由于银行业的主要业务模式是赚取资产与负债的息差,息差中包含对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的承担。为扩大收入,银行有通过提高风险承担来增加收益的强烈动机,利用变相加杠杆、加久期、降信用来获取更大盈利。这种套利和规避监管行为在行业内并不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