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马可波罗瓷砖董事长黄建平批马云:“实体经济不好搞,有他的功劳”,质疑阿里对假货现象不理不问。而阿里电商号称10亿打假,最终也没见真正打出什么成绩,2016年跟踪4495个刑事线索,最终或判33个,比例不足1%。
电商法开始收取电商平台营业税?
除了假货次货,电商平台的营业税负不公平,对实体经济的用户与商品流通抢夺也十分明显。这让阿里为代表的电商平台“淘宝打假不力、虚拟经济搞垮实业论、漏税2000亿”的质疑日益尖锐。
目前,电商平台的税负主要来源于“商家的增值服务”,而较之下线的诸如“国美苏宁”等实体渠道,电商平台营业额的税负几乎没有。按照淘宝的交易模式,税收票据主要来源于卖家,而京东还比较规范,几乎都是平台自身出具票据。
同样是电商,阿里和京东的模式,在税负上就存在差异,这从侧面反应了,电商平台对实体经济冲击巨大,有效的法律监管和规范在缺位。
分析认为,电商平台营业收税在国外已经付诸实施,例如亚马逊在欧盟多个国家均须缴税,而京东模式也一定程度上缴纳营业税。电商法付诸实施,阿里巴巴的垄断格局会受到威胁,而京东的模式已经提前适应未来的政策环境,接下来阿里会不会将税负转移到卖家和消费者不得而知,但淘宝要花钱打假和交税已经是既定事实,毕竟“出来行,迟早要还”,垄断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