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指数报告”显示,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每增长一个点,GDP就能增长1406.02亿元。截止2016年年底,我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增加了161.95点,据此估算,2016年全国数字济总量达到了22.77万亿元,占据全国GDP总量的30.61%,数字经济对GDP的拉动效应明显。
当然,在带动就业增长上,数字经济表现更为突出,已然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在促进各个相关产业发展、全方位拉动就业、降低地区整体失业率等方面,发展数字经济带来的正面效果明显。报告显示,互联网+数字指数每增加一点,城镇登记失业率大概下降0.02%,由此可以估计数字经济发展使得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下降大约0.10%,2016年全年带动280.17万新增就业人数,带来新增就业占比达到21.32%。
数字经济重构了中国经济版图
随着地区数字经济差异化加深,重构了中国经济版图。从互联网+数字经济四大分指数的聚类分析,全国351个城市可以按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被划分为5个层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构成数字经济一线城市,四个一线城市在总指数中占比为29.0%;成都、杭州、南京等14市构成数字经济二线城市,在总指数中占比19.17%;大连、宁波、青岛等19市构成数字经济三线城市,在总指数中占比12.80%;保定、唐山、扬州等65市构成数字经济四线城市,在总指数中占比16.83%;全国其他249个城市构成数字五线城市,在总指数中占比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