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政府近日决定,明年起试行“全民基本收入计划”,其核心内容是向随机挑选的2000名接收失业救助的公民每月发放560欧元基本工资。芬兰政府的这项大胆尝试,被一些学者称为“解决欧洲福利问题的钥匙”,但笔者不以为然。
实际上,向全体民众无条件发放基本收入的思潮在西方由来已久,最早甚至可追溯到托马斯·摩尔的名著《乌托邦》。随着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陷入福利国家陷阱之中,特别是近些年来一些西欧国家经济长期低迷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政府债务负担沉重,福利制度改革的呼声一直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向全民免费发放基本收入的理念就屡被提及。
按照芬兰政府的试验做法,通过实施该项计划,将会达到“一箭多雕”的目的,包括可以简化行政手续,节省经费开支,减少腐败现象等等。比如2014年,芬兰的社会福利支出为660亿欧元,而如果改成为每人发放800欧元基本收入,取代名目繁多的失业救济、住房补贴和病假补贴等个人补贴项目后,财政预算仅需480亿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