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版

看荐

推荐的文章更好看

打开
陈朝宇:为超级对撞机的理性争论点赞
环球时报 | 2016-09-20 01:17

  其次,几位科学家通过此次论争无意中向大众传递了科学精神的精髓,即理性、严谨,用事实说话,以数据论证,其出发点更是基于对国家科学发展战略的关切与希望。令人欣慰的是,目前为止这场辩论仍然停留在数位高水平科学家发声,众多专业人士分析,大众关切却不盲目参与宣泄情绪的阶段,这无疑给目前国内喧嚣暴躁、物欲横流,人性轻浮的舆论场带来清风阵阵。中国亟须如此理性、克制、高水平的辩论,如拨云雾而见青天,大众从中可以得到一定的科普教育,或许更会进一步思考中国崛起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辩证关系。

  第三,我们亦可以进一步还原此次辩论的出发点,跟之前几家媒体所提及民生与科研哪个更重要的论题相去甚远。仔细梳理杨振宁先生的思路逻辑,不难看出,其反对的只是花巨资建超级对撞机,而不是反对花巨资支持基础研究。恰恰相反,目前我国的基础研究经费在整个科研投入中的比例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民生为国之本,然而一个只关注当前,注重现实利益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民族要想对世界文明有所贡献,就必定需要有一群人专注于仰望星空深究物之理,不在乎世俗浮名。对于他们,自由、宽松的舆论环境与充裕的科研经费支持缺一不可。“超级加速器”之争的科普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向大众呈现了高能物理中一个曾经很强大的工具,更是让人们了解到,对于基础研究的支持与方向选择更应该放在一个大国的战略层面进行决策。

分享
0
0
0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