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原本抱着一心一意学习中国语言文学、领悟中国人情风貌的想法来中国,却没想到刚来不久就迎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菲萨莎对记者说。
菲萨莎说,她与中国男友相识非常偶然。“刚认识时,因为他的普通话很标准,我把和他交流看做是让汉语水平快速提高的好办法。后来,台风‘袭击三亚,校园内外一片狼藉,在我惊慌失措时,我的白马王子来‘救’我了。台风来之前我与他只见过几次面,所以他带着侠义味道的‘救美之举’让我又惊又喜,对中国男生的好感瞬间爆发了。”
菲萨莎说,“俄中婚姻”似乎越来越流行。“据我观察,‘华男配俄女’要比‘华女配俄男’的模式更常见。我认识的朋友和同学中,这样的例子就不少”。菲萨莎说,除了让她赞赏的侠义行为,中国男孩的浪漫也别具一格。“俄罗斯男生追女孩的套路几乎永远一成不变:去餐厅吃晚饭,送一束花,之后送姑娘回家。中国郎君的约会方式则更浪漫:一起去公园或者海边散步、聊天,看夕阳西下,再一起吃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