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共享单车大量投放,街上又现自行车大军。与出行方便相伴的,也有骑行事故多发等隐忧。骑乘共享单车发生事故,各方应如何分担法律责任?保险能否成为共享单车平台免责的理由?消费者该怎样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北京市民冯先生通过手机扫码使用ofo共享单车,摔倒受伤自己支付逾2万元的治疗费用。他认为,自行车刹车突然失灵导致其摔倒,ofo平台方提供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未尽到保障使用者人身安全的责任。ofo平台方则表示,已为用户投保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险公司可以给予不超过1万元的赔偿。
因不满ofo平台方的赔付金额和处理态度,冯先生将其诉至朝阳区人民法院,目前法院已经立案。
责任应如何分担?
因单车质量导致事故发生,受害人可要求平台赔偿
厘清法律关系,是认定各方法律责任的前提。
“在使用共享单车的过程中,消费者与共享单车平台之间实际上是租赁合同关系,但与普通租赁合同有一些区别。”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程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