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版

看荐

推荐的文章更好看

打开
新华网评:“996”工作制为何成了互联网行业“潜规则”?
新华网 | 2016-09-14 13:16

马若虎

  每当听说“潜规则”一词,我就不禁打个寒颤。能“潜”着的,肯定是某种不好的规则,或者失去公平正义,或者违反市场规律,或者挑战公序良俗,或者触碰法律底线……虽然如此不堪,但“潜规则”依然能够长时间存在,甚至慢慢地成为某些行业或者圈子的固有形态,从业者或进入这些圈子的人遇上它只能自认倒霉。

  近期,58同城实行的“996”工作制引发集团员工的集体不满,要求员工“从早9点工作到晚9点,一周上6天班,且加班没有任何补贴”的工作制。这其实就是一种“潜规则”。有员工直指该政策是“变相裁员”:如果是公司裁员的话,需要支付一定赔偿,而员工自己提出离职的话,会为公司省下相应费用;但他认为此举不够光明磊落,“想裁员就走正常流程,员工就算离开也算念着公司的好;想提升业绩就支付加班费,在职员工才会卖力工作,这样也太阴暗了。”

  然而,就算阴暗,员工又能如何?顶多也就发发牢骚,即便有人坚持与企业对抗,到头来也占不到多大便宜。就算维权胜诉了,估计在单位也呆不下去了,而且企业的加班“潜规则”也未必会就此消失。据媒体报道,“996”规定并非58公司首创。在此之前,已经有多家互联网公司的部分部门实行该工作制,尤其在创业公司更加常见。多名互联网公司的员工表示,“互联网公司加班是常态”。

分享
0
0
0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