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还会说:强政府往往伴随低效率的经济体,弱政府往往都在管理高效率的经济体。然而,恰恰美国是个强政府,博茨瓦纳是个弱政府,两者经济的强弱和预测正好颠倒过来。可见,公共部门是生产公共品的基建施工团队,基础不牢则地动山摇。
第三,在讨论社会经济现象时,基础方法论上的观点常常涉及态度偏好,切忌不能将价值判断和实践混在一起。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发现两种极端的结论都会有理论支持。比如,不能因为企业家能提供更好的竞争性产品,就否定政府官员不在努力生产非竞争性产品,这是一种轻率的道德判断。更不能将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对立起来,认为企业家更聪明。哈耶克及其理论的遭遇就是典型例子,当社会不需要哈耶克的观点时,人们对其弃如敝屣。上世纪80年代需要哈耶克的观点时,人们对其趋之若鹜。原因在于,哈耶克“自由市场最有效”的观点本身就是个极具价值性的判断。
我国经济正处在中等收入阶段,极端化的观点表达容易引发人们思想过度发散,甚至有可能改变一个经济体所需的正常“共识系统”。生活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应当有所警觉。(作者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