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和个人信息或泄露——
企业:公司内部保证不会泄露,引导安全扫码支付
律师:二维码管理制度需改进
最近,青岛市民林先生在共享单车上扫了冒牌的二维码,险些被骗。“我一扫,竟然弹出转账提示,还是收款人。”林先生赶紧退出手机程序,再仔细一看,自己扫描的二维码是贴上去的,挡住了单车本身的注册码。
直接贴转账码是比较低级的诈骗方式,只有那些着急用车的粗心用户会付款。市场上已出现更具欺骗性的共享单车诈骗。近日,河南省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发布警情提示,揭露了共享单车扫码陷阱。例如,用假二维码链接高仿共享单车官方网站的钓鱼页面,以完善身份认证等名义诱骗用户主动填写个人身份信息和银行卡资料,从而实施精准诈骗甚至盗刷网银。还有骗子设计假租车APP二维码粘贴在单车上,提示用户“更新”。用户扫码后看似安装了租车软件,其实手机却被植入了木马。
对于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摩拜、ofo、由你、小蓝、永安行等5家共享单车企业均表示,用户信息都存储在云端,不会泄露给任何第三方,有的还接入了阿里云服务,可防止数据库被侵入,用户信息不会从公司内部被泄露。